经济发展

  • |
  • |

  【社会经济概况】全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18.12亿元,同比增长(下同)10.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3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2.54亿元,增长12.1%;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9亿元,增长9.3%。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7.36亿元,增长38.5%。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亿元,增长13.5%。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18亿元,增长17.3%。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46元,增长10.3%;农民人均纯收入10510元,增长12.3%。

  【工业经济】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2.4%。其中:重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1.4 %;轻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13%。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总数达到92家。

  【投资规模】全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37.36亿元,增长38.5%。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83.41亿元,增长39.2%;技术改造投资完成51.37亿元,增长24.7%;项目投资完成134.68亿元,增长41.4%。135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7亿元,占年度计划110.2%,其中:23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85.6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7.2%。

 

  【第三产业】全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19亿元,增长9.3%。消费市场运行平稳,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29亿元,增长13.5%。其中:批发业实现销售总额8.18亿元,增长46.8 %;零售业实现销售总额40.13亿元,增长9.3 %。旅游业蓬勃发展,天仙硐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酒镇·酒庄”打造初具形象,龙洄酒庄建成营业、“花田酒地”全面开放,欢乐派海滩公园启动建设,全年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34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4.85亿元。

  

  【现代农业】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8.4亿元,增长3.5%。粮食播种面积51.29万亩,粮食总产量21.03万吨;肉类总产量6.16万吨,出栏生猪48.9万头,年出栏“乐道子”林下鸡312万只,新发展“林下鸡”养殖基地4个;龙车塘口、渠坝双新等10个特色新村基本建成,新村总数达到92个。林木绿化率达到56.83%,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称号。全年新发展茶园4.6万亩,特早茶累计发展面积25.6万亩,成功创建“中国名茶之乡”,跻身“全国100个重点产茶县(区)”和“全省茶产业十强县(区)”行列。

  

  【财政收入】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18亿元,增长17.3%。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支出21.9亿元,增长11.2%,确保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乡统筹等重点领域支出需要。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2.33亿元,增长10%;各项贷款余额91.04亿元,增长10.7%。

  

  【生态建设】全年GDP综合能耗同比下降2.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削减512吨,二氧化硫削减928吨,氨氮削减35.4吨,氮氧化物已控制在536吨以内。全年公共机构实现人均综合能耗和人均水耗同比下降3.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下降2.5%,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节能灯23463只(套)。继续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完成节能备案登记项目158个,开展节能评估审查批复项目12个。

  

  【民生事业】财政用于民生领域的支出达16.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7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创建全市首个“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园”。“五项社会保险”覆盖53.3万人次,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9.8%。城镇低保、农村低保月人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五保供养人员救助1.9万人次,共发放供养金610.5万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3‰。全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080套,改造棚户区住房2108套,改造农村危房1065户。新改建农村联网公路14公里、通车水泥路102公里,新建公路防撞墙和波形护栏205公里,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410.7公里,解决农村1.1万人饮水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