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发展大宗茶 春夏秋季都来钱

  • |
  • |
发布时间:2018-06-04 17:04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阅读:

泸州茶农过去一般只采春茶,清明过后即放弃茶园管理,现在却忙着采夏秋茶——

发展大宗茶 春夏秋季都来钱

201806041707225971.jpg

德红村的茶农在采收夏秋茶。特约通讯员金其云摄  

□本报记者 周金泉   

往年清明过后,在以盛产特早茶著称的泸州市,一个个茶园就鸣金收兵,茶农们将最看重的春茶收入收进囊中之后便不再采茶了。然而,今年入夏以来,在泸州市茶叶主产区的茶园里,茶农忙着采茶,茶叶加工厂更是马达轰鸣,茶叶飘香。

采摘夏秋茶一样挣大钱   

“现在,我采茶要采到10月份,把夏秋茶鲜叶卖给村里的大宗茶加工厂,机采的卖1.4元/斤-1.5元/斤、手工采的卖1.8元/斤。”5月28日,泸州市纳溪区德红村二组茶农朱应桥说,“以前清明过后,我们就不再管理茶园了,因为没有人收购夏秋茶鲜叶,附近也几乎没有大宗茶加工厂。由于长期受只采春茶传统观念的影响,大多数茶农对采夏秋茶都不理解。实际上,夏秋茶比明前茶卖的钱还要多一些。为了多采夏秋茶,我去年买了1台重修剪机,今年又添了1台单人采茶机。”   

在德红村落户的四川大里特早茶有限公司,投产一年多的大宗茶生产线,满负荷生产每天可“吃”掉茶农七八万斤夏秋茶鲜叶。“春茶的价格虽然卖得高,但独芽在管理得非常好的情况下,每亩只采得到二三十斤、一芽一叶每亩50-80斤、一芽二三叶每亩100-150斤,春茶亩产不过200多斤鲜叶。”公司负责人刘军说,“生产大宗茶,夏秋茶鲜叶则可连续采几个月,亩产量高达2500-3500斤。茶产业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必须要采春、夏、秋三季。 

据刘军介绍,夏秋茶鲜叶售价可达1.4元/斤-2.6元/斤,而采摘和管理成本仅为0.5元/斤。为此,他们正在加大对茶农的培训,引导茶农进行机采以促进夏秋茶的采收量,让茶农每天能有一两百元可挣,他们自然会重视夏秋茶的生产。
龙头+农户发展大宗茶 

泸州市现有茶园41万亩,其中纳溪区的大宗茶生产起步相对较早,今春以来,该市将发展大宗茶产业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市过去以春茶为主,茶园采摘期偏短,导致夏秋茶产能浪费严重,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茶叶产品结构单一,大宗茶开发不足。”泸州市农业局经作站站长黎秋刚说,“去年底,我市引进龙头企业四川长绿进出口有限公司,收购夏秋毛茶再加工出口,他们有市场、有销路,填补了我市大宗茶的空白。市上决定以此为契机,通过龙头带动与主产区农户签订收购协议,调动农户全年管护茶园的积极性,增加茶叶附加值,以此留住茶农,让他们一年四季在茶园都有钱可挣。”

为此,今年3月中旬,由泸州市农业局及纳溪区政府组成考察组,专程赴贵州遵义考察学习当地茶园集约化管理以及发展大宗茶产业的经验。

调产品结构多生产夏秋红茶黑茶

考察归来,泸州大宗茶产业如何发展,目前已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路径。

泸州市茶叶学会秘书长李明红说,前期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拟在纳溪、叙永、古蔺等主产区各扶持一两家专业合作社作技术支撑,对茶园有效实施统防统治,使茶园建设更加标准化。同时,引导企业调整产品结构,改变过去只生产春茶的习惯,要多元化丰富产品品种,多生产夏秋红茶和黑茶。

“发展大宗茶,机采必须跟上,以减少夏秋茶采摘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目前,我们的茶园机采的只有3万余亩,占全市茶园8.5%,力争今年机采突破4万亩,机采率突破10%。”李明红说,“今年,市财政列支了一笔资金扶持机采,补贴专合社和企业购买机采和机修机具,降低采茶成本。下一步还将以茶企的电费为考核指标,加大对企业的补助力度。”

黎秋刚认为,夏秋茶一般病虫害严重,因此,夏秋茶必须要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这道关。“必须引导大户、散户逐步加入专业合作社,建立相应的生产技术标准,以专业合作社的名义进行标准、完善的管理,实施统防统治,同时通过专合社制度和村规民约管束茶农,确保夏秋茶鲜叶的质量安全。”黎秋刚说,“我们将对统防统治的专业合作社加大补贴力度,推动全市大宗茶生产。”

据黎秋刚介绍,扶持大宗茶生产企业与专合社,可有效改变泸州茶产品单一和茶树利用率低的现状。因此,泸州市将出台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技改,以提升加工能力,同时,鼓励以“茶企+专合社+农户”等模式,开展茶叶管理与大宗茶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