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科技报:曾饶富家过上新生活

  • |
  • |
发布时间:2018-06-11 16:41 来源:四川科技报 阅读:

6月3日,笔者来到泸州市纳溪区棉花坡镇金凤村一组脱贫户曾饶富家时,他正在家门口的菜园采摘四季豆。“房子修好了,环境改善了,过两年还想娶一个媳妇……”谈起如今的生活和今后打算,曾饶富憨厚地笑了。

曾饶富今年51岁,妻子多年前因病去世,留下一个儿子。2014年,曾饶富一家被镇、村列为贫困户。在精准扶贫中,镇、村干部帮他“异地”建新家,帮扶部门送猪仔帮他发展产业……曾饶富在人生的巨大“变革”中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决心和母亲一起重建新家园。经过两年的努力,曾饶富一家脱了贫,环境改善了,生活改变了,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儿子:对生活充满信心

“我们从山岩脚搬出后,现在新家离纳白(纳溪至白节)旅游公路只有50米,出行很方便。”曾饶富说。以前,曾饶富的家在金凤村金凤山荒山岩山脚下,三间茅草屋只有几十平方米,十分破旧,遇上雨季,屋后山坡上两个摇摇欲坠的大石头让他们担惊受怕。

在精准扶贫中,曾饶富在镇、村干部的帮助下,把新家地址选在纳白旅游环线的公路边,不仅出行方便,又远离了泥石流的威胁。建房时,当地政府为曾饶富家申请了1.8万元的补助资金,镇、村干部和帮扶部门出资出物投劳,帮他修建了一个120平方米左右的新房。

“家里有三间卧室、一间堂屋、一间饭厅,还有厨房和厕所,很宽敞,住起很舒适。”曾饶富说,房子建好后,帮扶部门纳溪区检察院出资4000元为其硬化了院坝,安装了门窗,不仅美化了环境,还方便凉晒粮食。

“中午不走,我煮四季豆和腊肉给你们吃。”曾饶富一边摘菜一边留笔者吃午饭。

其实,曾饶富的菜园就在家门前的院坝边,菜园不大,种了黄瓜、四季豆、茄子、西红柿等10多个品种。“每个品种的数量不多,但足够我们一家三口吃了。”曾饶富说,菜园全部施的农家肥,都是无公害蔬菜。

“农闲时在泸州建筑工地打工,150元一天,中午自带伙食,下班后骑40分钟的摩托车回家。”曾饶富说,他没文化、没特长,每个月挣2000多元很满足了。

“你家里还有欠账吗?”“以前修房借的1万多元,去年还清了。现在,除了在工地上打工外,我还帮别人砍竹片,有时也把自家山上的杂竹砍去卖。”曾饶富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母亲:争取活到一百岁

在曾饶富家厨房的房梁上,20多块腊肉被熏得发亮,有的还滴着油,他取下一块递给母亲,准备中午吃。

“下午孙子要进校读书,中午饭准备吃腊肉。”曾饶富的母亲邓世珍虽然左眼视力障碍,但干起农活来很麻利。在曾饶富家的猪舍里,三头50余公斤重的肥猪正呼呼酣睡。“今年养了三头猪,准备卖两头,自家吃一头。”邓世珍说。

“老人家,你咋打赤脚,不怕凉吗?”“没事,我几十年来夏天都光着脚,冬天都不穿袜子,很少生病。”邓世珍说,现在只有轻微的风湿病,前段时间去治疗了一下。“现在政策好了,治病都不要钱。”邓世珍高兴地说。

“以前住的破草房,卫生脏点觉得无所谓,现在住上了新房,我每天坚持清房屋和坝子,让家里随时保持整洁。”邓世珍说,每天的生活垃圾都提到公路边垃圾池里,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了,别人看起光彩,自己住起也舒心。

居住环境改善了,家里的经济也宽裕了。邓世珍说,“年前家里的两头猪可以卖3000多元,儿子打工一个月可以挣2000多元,平时开支基本够了。”

“不仅党的政策好,还有很多好心人帮助,这样的生活我很知足。”邓世珍说,现在她的身体还很硬朗,“争取活到一百岁”。

(陶文斯 本报通讯员 金其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