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域经济报:老手艺人的新事业 ——四川泸州纳溪区甑子匠邓佰成的执着与坚守
“李老板,我只能批发260个木甑子给你,要不然明天王老板来没货。”6月13日,在四川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柳林村一组木甑子加工基地里,木甑子制作师傅邓佰成一边向前来订货的批发商李世洪解释,一边将多余的钱退给他。这不是李世洪第一回在邓师傅这里遭遇退款事件了,他和不少批发商都习以为常。这个深山里的木甑子加工作坊生意这么火爆,接单都要限量,皆因为邓师傅一手做木甑子的好手艺。
匠心独具 潜心只为甑子美
做木甑子是邓佰成的老本行。1968年,13岁的邓佰成拜同村木匠为师学习木工。半年后,邓佰成学会了做木甑子。左邻右舍看到他做得好,便请他去干活,慢慢地,他的手艺在方圆十里小有名气。
“木甑子必须选用在山上长了二三十年的优质杉木为原材料,然后经过选材、下料、锯边、劈板、清板、钻眼、割边、圆底等20多道工序。”邓佰成介绍说。木甑子制作工艺复杂,经过20多道工艺后,接着还需要把加工后的杉木木块拼成下小上大的梯形圆桶,木块间钻小孔,孔间穿竹销互连,圆桶外用竹条编箍加固,在木桶底部三分之一高处装上后期单独制作的甑底、盖上甑盖。一个外表古朴典雅、美观大方而带有清香的杉木甑子才算制作完成。
纳溪森林资源非常丰富,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杉树。没有活的时候,邓佰成就到村民家买杉木,制成木甑子拿到集镇出售,由于诚信经营,生意非常好。
然而,随着电饭煲的普及,木甑子市场风光不再。面对越来越冷清的生意,邓佰成没有退缩,仍然坚持手工制作木甑子。他说,坚持做木甑子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心中的执念,为了在适当时机把技艺传承给儿子。2003年,邓佰成的儿子邓传兵回家,开始学习木甑子制作技术。
甑好饭香 绿色产品迎来“第二春”
“用木甑子蒸米饭,不仅味道香、口感好,还绿色健康。”2004年,城里亲戚在邓佰成家吃饭时,一个劲地夸甑子饭好吃。
这一顿猛夸让邓佰成开了窍,既然木甑子在镇上不好卖,为什么不拿到纳溪、泸州去卖?于是,他拿着做好的木甑子去纳溪、泸州找批发商,同时结合城里人做饭的习惯,推出了可盛装1~8斤米的甑子。由于质量好,价格合理,他的木甑子很快在城里打开了市场,迎来了“第二春”。
木甑子销路越来越好后,人工制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邓佰成与儿子邓传兵把目光转向机械化生产。经过一番考察,2013年,父子二人引进了木工机械设备。但邓佰成一直坚持只在下料、锯边、劈板、清板等步骤上使用机械化生产,在圆底、榫卯、拼装、锁边等关键环节还是采用人工制作,争取做出更标准、更漂亮的木甑子。
为了把每一个木甑子都打造成精品,邓佰成对自己的生产数量设置了上线,虽然木甑子供不应求,但他一直坚持着每天生产300个,一年生产8万余个。如今,邓佰成的木甑子固定批发商有100余个,他们要木甑子得提前1个多月预订,每天都有批发商到邓佰成家运货。老邓家的木甑子不仅在泸州区县销售,还打入了隆昌、内江、宜宾、重庆和成都等地的市场,一年纯收入300多万元。(作者:王超明 付久焱 记者 戚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