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感动纳溪”人物】乡村教师吴松筠:裸捐20万元设立奖学金激励一方学子

  • |
  • |
发布时间:2018-01-17 16:11 来源:新闻中心 阅读:

201801171627200144.jpg

2017年10月30日,纳溪区护国中学组织全校3000余名师生参加第四届“松筠化学冠军奖”颁奖典礼。

此次共有4名学生获此殊荣,分别是初三学生曾斗转、高一学生肖鹏、高二学生黄润之、高三学生陈子健,他们都是护国中学各年级化学科第一名的学生。

据悉,“松筠化学冠军奖”于2013年12月13日启动。护国中学退休教师吴松筠在弥留之际,将终生积蓄20万元全部捐给学校,由学校设立“松筠化学冠军奖”,奖励初三至高三年级的化学科年度冠军。

获奖的同学纷纷表示,自己会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取得更优异的成绩,不辜负吴老师的希望与重托。

带着对乡村教育的无限深情,一位老人弥留之际最后一次点燃烛光,把一生省吃俭用的20万元积蓄捐给了曾经耕耘的那方杏坛,设立奖学金,勉励乡村学子——

2013年12月16日下午,纳溪区护国中学,以化学教师吴松筠命名的“松筠化学冠军奖”启动,吴松筠捐赠的20万元正式注入奖励基金。20天前,吴松筠将自己的终生积蓄20万元捐赠给学校作为奖励基金。两天前,吴松筠因病去世。再过6天,就是吴松筠86岁生日。

吴松筠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一生节俭。20万元,是她几十年的积攒。

这是一种怎样的爱?

一笔善款 两个心愿  

吴松筠,纳溪区护国中学从教21年的退休化学教师,12月14日凌晨因病去世。弥留之际,吴松筠分别立下两份遗嘱:不开追悼会,丧事从简;设立奖学金,奖励优秀学子。

1958年秋,化学专科毕业的吴松筠来到护国中学,成了学校第一位化学教师,直到1979年退休。

学校负责财务和后勤的杨昌文老师说,“退休后的吴老师生活很低调,只打过几次电话,咨询自己工资账户上多出的三五十块福利费是怎么来的。”

今年10月初,和侄孙女刘明秀住在一起的吴松筠立下一份简单的遗嘱,“吴老师膝下无儿无女,遗嘱只说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丧事一切从简。”杨昌文说,第二份遗嘱是11月26日立的,表明将自己的终生积蓄20万元全部捐赠给学校,由学校成立“松筠化学冠军奖”,用利息分别奖励化学科目各年级年度冠军。

杏坛往事 最美记忆  

吴松筠初到护国中学时,学校连最简单的试管、酒精灯都没有。没有试验演示器材,怎么上化学课?吴老师自己买来试管、酒精灯,给同学们做起了试验。“吴老师对试验器材爱得很,每次用了后都要亲自清洗、摆放、保管。”在当年吴松筠的学生、现在护国中学教务处主任颜仕洪的记忆里,吴老师上课认真,说话温和,做事严谨,只要有学生问她问题,她就会特别高兴。

吴老师因病逝世的消息在护国中学高79级同学群里传开后,王天贵眼泪哗地一下就流了下来,眼前浮现出吴老师当年单独给自己开小灶辅导化学题的情景。

吴老师的学生卓迎晖说,那时候,班上有不少学生初中没有学过化学,上了高中后学化学很吃力。吴松筠就把这部分学生组织起来,从初中化学最基础的知识点开始开小灶。寝室里,灯光下,经常会看到同学们在老师身边围成一圈听老师讲课。

一生节俭 烛光永恒

因为退休得早,吴老师是至今全校退休教师中工资最低的。“吴老师1979年退休,每月退休工资还不到30元。”杨昌文介绍说。

吴松筠一生节俭,一根莴笋,一颗白菜,平时吃菜也只是用很小的蘸辣椒水的碟子来装,剩下的菜汤从不倒掉,看到浪费她就会批评。有一次,刘明秀想着为老人改善伙食买了一只鸭子,结果都被老人批评“大吃大喝”。在学校教书时,每天定量三个蜂窝煤,晚上熄火,第二天一早再生火,免得夜间浪费。

与吴松筠共事20年的赵世才说,“去世前一个周,我去探望吴老师时,她还穿着退休时的衣服。”

节俭,为20万元捐款找到了答案,也放飞了一位老人最后的梦想——设立奖学基金,激励勤奋学子。刘明秀回忆道,为了凑齐那20万元,老人还在10月底向自己借了400元。

按照吴松筠老师遗愿,12月15日,学校将其骨灰埋葬在了泸州方山公墓,因为那里有她生前的好朋友。这个公墓,是护国中学全校师生“以爱心换爱心”自发捐赠1.8万元购买的。那20万元善款,学校已经委托专业机构妥善保管。(宋小林 文/图)

编审:赵康明 田梓辛 金其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