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纳溪区人民政府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
  • |
发布时间:2011-12-26 17:04 来源:区政府办 阅读:

 

20111218

在泸州市纳溪区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代区长

各位代表:

本届政府任期已满。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本届政府及2011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区政府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不懈地推进区委“1234”发展思路和“1343”发展战略,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圆满地完成了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共识,形成了竞相发展的态势,形成了未来发展的基础,形成了特色发展的局面。

过去的五年,是纳溪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预计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2倍(与2006年相比,下同),年均增长12.6%;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倍,年均增长60.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倍,年均增长38.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倍,年均增长17.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9倍,年均增长37%;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9倍、2.1倍,年均增长13.7%16%。其中,2010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项指标增幅成功进入全省丘陵县(区)前10强。

过去的五年,是纳溪科学发展,结构调整卓有成效的五年。成功进入“全国产粮大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四川省林业产业10强县(区)”、“四川省12个高粱大县(区)”、“四川省50个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县(区)”行列,荣获“四川省三农工作先进县(区)”等称号。新引进投资项目820个,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为上届的15倍。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家、亿元企业39家,四川银鸽、宏图物流等一批成长型企业快速崛起。“一区三园”从无到有,建成区面积8.57平方公里,累计实现销售收入470.2亿元、利税53.8亿元,泸州化工园区成功进入省政府“1525”工程和百亿园区行列。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激情唱响纳溪形象歌曲《那溪那山》,成功创建天仙硐国家AAA级旅游区,旅游产业累计实现收入4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为15.363.421.3

过去的五年,是纳溪统筹发展,城乡面貌变化较大的五年。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区域新村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集镇规划修编基本完成。城市向东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城区面积拓展到1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发展到13万人。投入资金50亿元,科洋凤凰城一期等20个项目相继建成,白节、龙车等小城镇建设迅速发展,城镇化率达53%,比五年前提高6个百分点。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建成投运;高速公路连接线、1.2公里化工大道、1.5公里疏港路等城市干道竣工投用;农村交通建设总投资达4.2亿元,实现176个行政村通公路,城乡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全市最大的单项水利工程——黄桷坝水利工程开工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深入推进,国卫迎复审、“创园创森”工作圆满完成,城区重要地段绿化景观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新增绿化面积200万平方米,靓化城区建筑68.6万平方米,城乡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纳溪和谐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五年。累计投入民生资金34亿元,民生支出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上升到80%。建设安居保障性住房6517套,改造农村危房1129户;城镇新增就业1.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0%,城乡低保保障资金增长36倍;城乡医疗保障实现全覆盖,传染病发病率下降21.96%;新(扩)建集中供水站54处,安全饮水打井2525口,解决农村10万余人饮水安全问题。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20%,节能减排达到控制目标;连续5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连续5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全面实施天网工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顺利获得省政府教育督导评估优秀等次,成功申报纳溪民歌、永宁河船工号子、班打狮子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护国陈醋获“中华老字号”称号;荣获“中国最关注民生(县市)区”、“中国民生建设百强县(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单位”、“省级平安建设先进区”、“省级敬老模范区”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全省法治区创建工作先进区”、“省级双拥模范区”

过去的五年,是纳溪创新发展,政府执行力不断提升的五年。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完成村级建制调整,科学调减行政村62个。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财政体制、兽医体制、水务体制、林权体制改革。积极完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推行“两集中、两到位”,行政审批项目精简到136项。加大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国有资产处置等领域的监督,审计项目479个,节约财政资金1.43亿元。创新实施重点岗位人员的监督评价,倾力营造一流发展环境,形成加快纳溪建设的强大合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区人民努力克服高温伏旱天气等不利影响,全力以赴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实现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预计完成全区国内生产总值85亿元,同比(2010年,下同)增长1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8亿元,同比增长23.5%;固定资产投资55亿元,同比增长1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亿元,同比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7210元,同比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30元,同比增长15%。一年来,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提速增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一)工业经济稳步增长。狠抓化工、酿酒、竹纸等优势产业,工业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家,亿元企业2家,实现区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87%。新东方农化新产品、德弗玻璃等项目竣工投产,赛德水泥、宏坤能源等项目加快建设,区属化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同比增长11%。华明酒业新增8条生产线全面建成,巴蜀液酒业1.5万吨浓香型窖池加快建设,翔丰酒业技改工程顺利推进。白酒产量完成8.5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22.5亿元、入库税金1.5亿元。四川银鸽5万吨竹纤维、邦博纸业特种纸生产线等项目加快建设。竹纸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亿元,同比增长39.7%

(二)园区建设成效显著。坚持抓项目、促形象、见效益”工作主线,深入开展“三问三帮”活动,全力加快“一区三园”建设。新引进项目12个,完成投资30.11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36亿元。泸州化工园区《总体及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全市14个重点工业项目在园区集中开工建设。海纳科技、1亿方天然气配气站等项目建成投产,原料结构调整、中石化油库、和信储运等项目加快推进。成功争取省产业园区发展引导资金900万元。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11.5亿元。浙江产业园区入驻企业56家。鸿一钢构、凯联汽贸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兴泰汽车综合市场、华源液压等11个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完成投资10.2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95亿元。临港产业园区酿酒、物流等主导产业加快发展。6.7平方公里园区总体规划已获批准;天地飘香、华瑞酒业、金州酒业成功招商。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3.4亿元。

(三)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原则,加大开发力度,积极招商引资,旅游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接待游客18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0%。编制完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建成星级农家乐42家。积极争创天仙硐国家AAAA级旅游区,投入资金600万元,新改建公路16公里、游步道6公里,景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凤凰湖旅游开发、南山温泉项目全面完成一期征地,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加大景区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旅游产品,成功举办“纳溪名小吃评选”、“天仙枇杷节”、“夜郎文化探寻”等文化旅游活动,纳溪泡糖、川南雀舌荣获“2011年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四川展团银奖。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初步通过检查验收。

(四)财税金融保障有力。加强财源建设。在区级财力保持增长的同时,镇级财力明显提升,大渡口、棉花坡、护国等3个镇财政收入预计突破两千万,新乐、白节、龙车、上马、丰乐等5个镇财政收入预计突破一千万。优化支出结构。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亿元,同比增长25%;教育、科技、卫生等民生投入增大,完成支出12亿元,同比增长25%。改革稳步推进。区级预算单位分步退出集中核算、公务卡试点工作顺利启动,“小金库”治理、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全面完成,农村公益性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在全省作经验交流。金融生态环境不断优化。年末存款余额83.62亿元、贷款余额59.34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6.97%10.63%

二、项目攻坚,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

(一)争项成效显著。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投资政策,精选符合产业发展的项目,全力争取纳入国家和省、市投资计划“盘子”。全年争取中央、省补助资金10.7亿元,同比增长24.4%。立足产业和区位优势,不断创新招商模式,努力构建投资“洼地”。新签投资项目210个,投资总额10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75亿元,完成市下达目标任务112%。依托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积极开展“飞地招商”,酩鑫酒业、鸿海印务等4家企业成功入驻。

(二)建设高效推进。深入开展“项目年”活动,全面落实“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强化项目建设督查考核。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22个,同比增加20个,完成投资112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01%。黄桷坝水利工程大坝填筑至395米高程,水库移民安置实现“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形象进度居全省同批次项目第一;康庆坊酒业技改、盛众混凝土预拌砂浆、区人医住院大楼等68个项目建成投运,纳黔高速等10个项目基本完工,川渝高速、三井酒业、护国公园34个项目加快推进。其中下半年20个亿元开工项目完成投资9.5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70%

(三)保障更加有力。严格“保增长、保红线”加强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保障项目建设用地需求。全年争取建设用地指标2758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双挂钩项目2个,有效增加建设用地指标1152亩。积极搭建银政企合作平台,建立金融机构放贷考核激励机制,成立开天水务、金森林业等投融资平台公司,全年为重点项目建设融资2.04亿元。着力推进农网改造、大渡110千伏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快完善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三、统筹兼顾,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

(一)示范片建设日新月异。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天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推进,成功通过省级检查验收。新村建设亮点纷呈,全年完成牟观、大河等新村建设13个,风貌改造8760户,新建农房625户,超额完成三年规划任务。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新增出栏“乐道子”林下土鸡350万只、生猪7万头,新发展竹基地3.5万亩,发展枇杷、猕猴桃等特色水果2.5万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完成土地综合治理3.2万亩,新建公路154公里,改建山坪塘、蓄水池69口,整治渠道33公里;新改建供水站2座、建成公共服务中心19个、农家书屋8个,基本形成水利设施配套、道路交通联网、农户基础设施同步跟进的格局。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110元,同比增加2010元,增长32.9%。护国二类示范片建设快速推进,完成风貌改造200户,新改建道路10公里,发展特早茶6000亩。

(二)特色农业发展加快。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设立“特早茶、‘乐道子’林下土鸡、护国柚”特色产业专项基金1100万元, 30万亩“特早茶”、年出栏2000万只“乐道子”林下土鸡、10万亩护国柚三大特色产业基地打造迈开步伐。全年新发展茶叶3万亩,新发展和高换柚子1.6万亩,“乐道子”林下土鸡孵化中心建成投产,新建育雏场8个、养殖基地12个,年生产能力达900万只。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成功举办第二届华夏早茶节和首届柚子节,纳溪特早茶和护国柚得到全面推广;“乐道子”林下土鸡省级示范专合社创建成功,“乐道子”成功申报泸州知名商标、四川名牌。新发展龙头企业3家,新增专合组织13个,初步形成“企业+专合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带动1.7万农户增收3900万元。

(三)城镇规划建设全力推进。全面完成3平方公里云溪麒麟新城城市设计和景观规划,编制完成35平方公里倒流河片区控制性详规,城区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投入资金15亿元,城区新建房屋20万平方米。蓝安大道三期、省道308线顺利推进,疏港路全面竣工;江南名城、香椰河畔等项目基本完工,御景东方江洋村等项目加快推进。投入资金3亿元,村镇新建房屋20万平方米。上马、渠坝等集镇规划修编全面完成,158个新村规划完成编制。大渡口、护国、合面等集镇有序开发,全区集镇建成区面积达7平方公里

(四)城乡治理不断深化。深入推进“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大力开展城乡风貌塑造,整治立面18.3万平方米,打造“江南民居”特色农房700余户;大力实施“500”工程,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初步建成;持续治理“四害”、“五乱”、“八小”,深入开展“七进”活动,城乡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城市光亮工程全面实施,白塔夜景工程投入使用;进一步完善交通标识标线,安装红绿灯2个,交通秩序得到有效改善。认真开展“创园创森”工作,全年新增绿化面积146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龙车和大渡口民强、天仙银罗等16村荣获省“环境优美示范城市(镇、村庄)”称号;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场推进大会在我区成功召开,各项工作得到高度评价。

四、民生为本,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投入资金2.9亿元,全面完成“九大民生工程”73个惠民项目。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5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落实保障性住房1800套,发放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补贴1758户,改造农村危房1083户,受到国家住建部保障性住房督导组高度赞扬。发放城乡低保金3105万元、医疗救助金492.4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床位率达67.4%。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逐步推进,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5%,新农合参合率达98%,连续三年实现孕产妇零死亡。城区至护国城镇公交线路顺利开通,护国岩大桥建成通车,建成农村断头公路150公里、通村水泥路118.2公里,群众出行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在纳溪召开。投入资金2.8亿元,加快实施区级20项民生工程,天仙硐景区道路升级改造、农网改造、农村广播“户户通”等7个项目竣工投用;河西滨江路、招呼站主街、城市小广场建设等13个项目加快推进。

(二)抗灾减灾成效明显。成功应对70年一遇的旱灾,投入抗旱资金4906万元,确保了人畜饮水安全和70余万亩森林安全。积极开展预防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实施避险搬迁165户,治理地灾隐患4处,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完善区级粮食储备体系,保证区域粮食安全;大力发展晚秋生产,补种改种晚秋作物15万亩,确保大灾之年稳产保收。成立综合应急专业救援队伍,整合森林防火、地质灾害、减灾救灾、防汛抗旱、突发应急指挥等资源,应急体系建设全面加强。

(三)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建立了教育奖励机制,“两基”工作扎实有效,高中教育质量再创新高,首批48名“9+3”学生顺利顶岗实习,23所农村学校学生午餐问题全面解决并引起《人民日报》等各级媒体关注,三年校安工程基本完成,学校安保工作全面加强。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扎实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医改工作纵深推进。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0%以上,泸州化工园区被评为省级“和谐劳动关系园区”。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网络,全年无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发生。推动文化创新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全域图书馆”,举办“亲近经典·传承文明”中华经典诵读会等活动,成功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集体”。深化和巩固计生优质服务,积极开展计生综合改革。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外事侨台、新闻、科技、人才、气象、物价、统计、区志、扶贫、保密、档案、人防、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四)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全面开展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实践,深入开展“全国法治区”创建工作,试点开展“三务进村”活动,继续深化“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力开展“清网行动”,创新“社区网格化管理”、司法E通等社会管理模式,创建全省首个视频探视试点区,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集中开展矛盾纠纷“大调解”向基层延伸的“五进”活动,狠抓信访积案化解、领导包案等工作,“12345”办结率100%、满意率100%。强化安全生产源头治理,加强基层安全体系建设,道路防撞墙、消防防火墙等建设成效明显,成功处置9.4”大渡口镇森林火情等突发事件,“清剿火患”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安全生产形势保持平稳。妥善解决老被征地农转非人员、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1200余人养老保险问题,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五、廉政勤政,政府建设进一步加强

(一)效能建设深入推进。不断完善三级政务服务体系,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着力加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镇村便民服务中心、站点实现100%全覆盖。精简行政审批项目,优化政务服务流程,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全年受理行政审批事项9.1万余件,即办率达99.61%,按时办结率达100%,群众满意率达100%。全面加强效能监察,深入治理机关庸懒散,建立20个软环境监测点,成立“暗访员、特邀监察员、软环境监测员”三支队伍,促进执行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不断增强,行政效能进一步提高。

(二)民主法治不断加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区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区政协民主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重大决策征求人大、政协和人民团体意见,全年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115件,政协委员提案126件,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六五”普法、依法治区工作深入开展,村(居)民自治工作稳步推进。深入推进政务公开、村务公开,不断拓宽社情民意反映渠道,政府工作透明度进一步提高。

(三)廉政建设巩固提高。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大力加强源头反腐,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全面加强救灾、扶贫、国家拉动内需等专项资金监管,深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廉政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位代表:成绩来自努力,前行全靠动力。正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为纳溪的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和各个岗位上的全区人民,向所有关心、关注、参与纳溪发展的各界朋友,向始终理解、信任、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和驻纳官兵,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清“三情”:一是经济增长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发展不足仍是最大的区情;二是民生支出不断加大,但城乡发展不均衡,基本公共服务覆盖面不够宽、保障水平不够高,社会不稳定因素存在仍是最大的民情;三是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但部分干部服务发展和服务群众的理念不够牢,破解难题和创先争优的办法不够多,执行力和水平有待提升仍是最大的政情。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下届政府工作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

未来的五年,是我区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融入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联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切实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要时期。区第十二次党代会已吹响建设“产业基地,秀美纳溪”的号角。要实现这一宏图,我们唯有团结拼搏,方能众人划桨,逆水而上;唯有锐意进取,方能直挂云帆,乘风破浪!

下届政府工作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全面贯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面实施“13431”发展战略,全面落实“三个三”要求,努力构建全域产业、全域生态、全域和谐,为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秀美纳溪”而努力奋斗!

奋斗目标:力争到2016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5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5亿元,年均增长3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3.1亿元,年均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1亿元,年均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640元,年均增长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75元,年均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坚持借势、借力、借智发展,坚持在苦干中锤炼作风,在实干中增长才干,在巧干中推进发展。我们必须奋力抢抓机遇,用好基础优势;努力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执政为民,推进民生实事。我们必须把问题研究透,把困难估计足,把工作推进好。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完成以下主要任务:

(一)努力构建全域产业,推进“产业基地”建设。围绕打造“产业基地”目标,做强主导产业,做大产业规模,做优产业结构,着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效益。建平台。按照“一区三园”的基本框架,突出集聚集群,努力形成主业明确、特色突出的产业园区布局和发展格局。着力把泸州化工园区打造成500亿元循环化工产业基地、省级经济开发区,把浙江产业园区打造成川南最大的汽车贸易及配件基地。强优势。按照“高质、高端、高效”的发展方向,做大做强化工、酿酒、竹纸、物流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推动泸州化工园区原料结构调整等项目建设,打造全国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加快推动酒业小巨人建设,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优质酒酿造基地;加快推动银鸽纸业扩能技改等项目建设,打造西南最大的竹浆造纸基地。调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推进物流业发展,推进纳溪火车站、石龙岩码头、纳溪货运、客运枢纽站等项目建设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引进培育壮大商贸物流龙头企业,着力构建铁、公、水联运的川滇黔渝结合部重要物资集散中心;按照“一心一带两翼多区”的旅游发展格局,突出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三条主线,做优旅游特色、做强核心景区、做响旅游品牌,着力建设“旅游综合体”,实现乡村旅游全覆盖,打造川南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寻新路。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努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创特色。推动新农村建设扩面提质,坚持打优势牌、走特色路,大力推进30万亩“特早茶”、年出栏2000万只“乐道子”林下土鸡、10万亩护国柚三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努力形成一批“专业村”、“专业镇”和“特色产业带”,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发展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夯基础。以国省干道为骨架,以农村公路、断头路为补充,完善路网建设;以黄桷坝工程为重点,以“小农水”项目为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五年后,一个产业特色更加突出,三次产业竞相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升的“那溪那山”将以昂扬的姿态跻身全省经济强区行列。

(二)努力构建全域生态,推进“秀美纳溪”建设。围绕打造“秀美纳溪”目标,加快城乡建设进程,塑造城乡特色风貌,体现文化生态要求,着力提升城乡建设的品位。加快融入泸州核心城区。按照城市“向东发展”战略,依托“一江两河四山”,科学布局城市组团,全力推进蓝安大道四期、倒流河片区建设,积极促进邻玉长江大桥尽快启动建设,加快融入泸州核心城区步伐;启动江南新区纳溪部分规划建设,力争到2016年,城市建成区面积达1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58%。统筹推进新城建设和旧城改造。着力将云溪麒麟新城打造为品质高端的住宅区、和谐繁荣的商贸区、生态优美的景观区、文化休闲的中心区;配套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文化广场、城市公园等景观工程,打造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山水新城。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实施城镇“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全力打造特色集镇,推进特色新村建设和农房风貌改造,努力形成建管并重、标本兼治的城镇管理局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耕地和基本农田总量不减,稳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实施重大生态工程,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五年后,一个城市特色更加鲜明,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的“那溪那山”将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面前。

(三)努力构建全域和谐,推进“幸福纳溪”建设。坚持“执政为民”理念,想群众之所想、想群众之所需、想群众乐业安居之策,着力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努力健全全域教育体系,巩固提高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奋力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实施“就业促进”工程,积极发展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构建城乡一体、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格局。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努力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确保“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功。努力推进文化大发展,将文化建设与城市建设、新村建设、旅游发展、民生改善等紧密结合,打造特色鲜明、繁荣健康的纳溪文化。努力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健全社会矛盾预防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体系。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诚信政府,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清正廉明的形象取信于民。五年后,一个文化特色更加彰显,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社会环境更加和谐的“那溪那山”将以美好的形象愈发深入人心。

2012年政府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2年是“十二五”加快发展的重要之年,也是下届政府工作的第一年,我们必须开好局、起好步。计划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5%

一、务必求快,着力强化产业支撑,实现转型升级新突破

(一)加快产业提档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坚持优势优先,做大做强化工、酿酒、竹纸、物流等优势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加快化工产业链招商进程;积极促进新东方农化加快新产品项目建设,打造四川最大农药生产基地;全面做好海纳科技、赛德水泥等达产项目的服务,引导企业扩大产能、提升效益。区属化工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亿元,同比增长10%。引导支持华明酒业“顺记烧坊”,巴蜀液酒业1.5万吨浓香型窖池、营销中心和包装线,康庆坊酒业,八仙液酒业等项目建设和发展。酿酒产业完成白酒产量10万千升,同比增长18%。加强生产原料保障,重点加快四川银鸽5万吨竹纤维等项目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竹纸产业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7亿元,同比增长35%。加快石龙岩、青利等码头建设,完善骨干路网、基础设施,引进和培育物流龙头企业。物流产业实现利税2.3亿元。

(二)高效推进园区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平台。抢抓省、市大力扶持产业园区发展的重大机遇,突出“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全力以赴推项目、促形象、见效益泸州化工园区重点加快推进原料结构调整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投资15亿元,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协调保障中石化油库、石龙岩码头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新引进项目5个,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浙江产业园区加快三井酒业、宾宴酒业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凯联轿车综合市场、兴泰汽车综合市场等项目建成见效,完善园区绿化、亮化工程,提升园区整体形象。全年建成投产项目20个,实现销售收入4.8亿元。临港产业园区加快启动“中国白酒金三角”优质酒酿造基地建设,发展酿酒高粱基地6.5万亩,重点确保天地飘香、金州酒业等入驻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煤炭商贸电子交易为平台,启动纳溪物流园区建设,推动物流业加快发展。切实抓好“一区三园”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泸州化工园区3.7公里东西区连接道路建成投用,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着力借势酒业集中发展区发展,完善“飞地招商”政策和服务。

(三)全力开展项目攻坚,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开展“项目提升年”活动,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投资政策,加快编制、储备、实施、竣工、投产一批项目。围绕优势产业,包装推出一批化工、酿酒、竹纸等招商引资项目,力争全年实现到位资金82亿元。继续坚持“四个一”项目推进机制,强化目标考核导向作用,完善项目管理推进办法,通过强有力的经济、行政、法律手段,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力争将华屹机械、新东方农化新型农药等项目挤入项目“盘子”,确保邦博商贸、超越印务二期等项目建成投产,保障宏通机械、玖和科技等项目顺利推进。全年实现重点项目投资90亿元。强化项目服务,保障项目建设要素,加强煤、电、油等综合协调,建立生产生活要素保障预警、应急处理机制;积极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双挂钩项目,积极争取用地指标,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管理办法,拓宽融资渠道,为项目顺利推进创造条件。

二、务必求特,着力加快新村建设,实现农村经济新突破

(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天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加快护国二类示范片建设,启动第二批示范片建设,实现新农村连片发展。建成优质生猪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生猪15万头。强化示范片项目资金整合,调动群众主动参与,发挥金融机构帮扶作用,吸引更多的资本投入新农村建设,力争全年投入资金1.1亿元。加快推进村落民居改造,力争全年完成农房改造350户。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改造县乡联网公路60公里、通村水泥路100公里,改善群众出行条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投入资金3亿元,黄桷坝水利枢纽工程全面竣工,完成“小农水”项目分年计划,整治病险水库2座,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突出抓好农网改造、农村沼气池等项目建设,实施农网改造220公里,新建沼气池1490口,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二)做大做强特色农业。运用工业化的理念加快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做大基地、做响品牌、做活市场、做长链条,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托唯一性的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早茶、“乐道子”林下土鸡、护国柚三大特色产业。坚持“品质为上、特色为本”,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响三大特色产业品牌,力争将“乐道子”林下土鸡申报为四川著名商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强化培育引导,畅通营销网络,做活产品市场,积极引进农产品深加工知名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合组织,全年新增省级示范专合社1个、市级示范专合社4个,新发展农业示范专合社5个。全面推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发展,力争全年发展特早茶4万亩、出栏“乐道子”林下土鸡500万只、护国柚2万亩,有效扩大产品影响力。

(三)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坚持把培育壮大生态旅游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打造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区。以天仙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为依托,加快天仙硐旅游景区建设,抓紧修复乐道古镇,力争在年内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区。结合凤凰湖景区旅游基础,加快景区通道、度假酒店、新村聚居点等工程建设立足天然优势,融合生态度假、田园生活、温泉养生等特色,加快推进南山温泉景区建设,力争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启动黄桷坝旅游景区规划,加快普照山景区开发,构建1小时旅游交通圈。借助网络、会展、节庆活动等宣传渠道,大力推广纳溪旅游文化,全面拓展纳溪旅游市场,不断提升纳溪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以12个镇为依托,按照“各具特色、错位发展、系统打造、整体宣传”的思路,开展“咫尺纳溪,无限生机”城市形象及旅游整体策划宣传。

三、务必求好,着力城乡统筹发展,实现新型城镇化新突破

(一)快速融入泸州主城区。坚持以城带乡、产城互动,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宜居城市,促进城市快速向东发展。全面完成蓝安大道三期扩建工程和308省道工程,做好城南客运枢纽站建设立项及前期工作。加快云溪麒麟新城路网、广场等市政设施进度,加快云溪麒麟新城建设,启动倒流河最宜人居生态休闲商住区建设,构建泸州区域中心城市的“后花园”。加快国度亚湾A区、紫阳恒正首座等项目进度,确保护国公园、御景东方等项目竣工投用,推进上坝棚户区、长江造林局、沙嘴棚户区等旧城改造全年房地产完成投资15亿元,建成面积20万平方米。

(二)打造新型特色集镇。坚持“特色兴镇,产业立镇”,完善集镇和新村规划,立足各镇优势,着力推进护国“特早茶之乡”,大渡口“中国酒镇”,丰乐、龙车“桂花大镇”,打古“中国手功苕粉之乡”,天仙“生态旅游镇”,白节“休闲温泉镇”等特色镇建设。盘活集镇存量土地,用活用足土地政策,拓宽集镇开发空间。加大渠坝、上马、合面等集镇开发力度,提升护国、龙车等集镇开发档次,不断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实力。全年完成集镇建设投资5亿元,新建房屋30万平方米。

(三)深化城乡环境治理。加大城乡环境治理力度,提高城镇管理水平。重点抓好城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建设整洁有序的人居环境,争创省级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深入实施“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全年创建省级优美示范1个、示范村8个。加强城市户外广告、园林绿化、路灯照明等管理,完成高速公路连接线、冠山公园A区绿化升级改造,加快河西滨江路、招呼站主街、城市小广场等市政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区主干道“白+黑”工程、城区夜景工程,不断提升城市形象。进一步提高群众文明素养,深入推进“五乱”、“八小”等治理活动,加快启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建立规范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务必求实,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和谐发展新突破

(一)扎实抓好利民实事。坚持民生为本,着力解决群众最紧迫的现实问题,确保群众乐业安居。完善落实就业政策,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900人,促进困难人员就业6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五险”参保人数达27万人次,实现城乡低保应保尽保。大力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廉租住房300套,改造农村危房1083户。加快城区学校布局调整步伐,加快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动教育技术标准化建设,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确保新农合参合率达95%以上。全面推进“国家药品安全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质量兴区”活动,创建四川名牌产品2个。增强全民科技意识,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深化计生综合服务,争创省级计生综合改革示范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继续抓好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外事侨台、新闻、人才、气象、物价、统计、区志、扶贫、保密、档案、人防、老龄、残疾人、民族宗教、妇女儿童等工作。

(二)大力推进文化建设立足“文化惠民”目标,大力开展文化年活动,充分挖掘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建设特色文化城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建成护国战争纪念馆,繁荣发展红色文化;深入挖掘“麒麟”文化等民间艺术文化,为城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建群众艺术团和基层文艺队伍,积极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启动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建设,完成河西体育场改造,发展农村广播“户户通”用户1万户。深入推进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做好 “永宁河船工号子”国家级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坚持“以文化人”,积极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三)着力加强社会管理。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用社会管理的新成效造福于民。加快社区阵地建设、队伍建设,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构建大调解、大信访工作格局,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完善应急体系建设,开展综合应急大演练,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强化不稳定因素源头防范,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全面开展“六五”普法工作,继续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不断提升公正廉洁执法水平。强化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扎实抓好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五、务必求效,着力加强政府建设,实现执政能力新突破

(一)坚持务实勤政,打造效能政府。继续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大力推进软环境建设,重点抓好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三项制度落实,继续开展机关庸懒散治理,强化效能评价和监督,提高政府部门、窗口行业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强化全局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把更多的财力和物力放在推动发展和改善民生上,切实提高行政效率。

(二)坚持依法行政,打造法治政府。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继续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执法过错追究制。主动接受区人大、区政协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推进政务、村务公开,保障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

(三)坚持廉洁从政,打造责任政府。大力推进惩防体系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加大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医疗购销等重点领域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腐败案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群众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各位代表!新的机遇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重任激励我们新的斗志。让我们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团结和带领全区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勇争先,为纳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为打造“产业基地,秀美纳溪”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打印正文】